“发展访谈”是中国发展门户网推出的一系列有特色、有深度、定位清晰的原创专题,通过采访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以视频、图片、文字多种形式,集合各界智慧为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分享发展经验,服务国际合作,努力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促进发展做出贡献。

嘉宾介绍

发展建言

发展寄语

古特雷斯:
我们不应忘记,过去十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盖图:
学习中国经验将使整个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获益。
马文森:
我们需要分享中国的成功,同时需要了解取得这些成功的重要因素,比如精准扶贫的战略,以及创新的思路和做法。
欧敏行:
中国带领将近8亿人摆脱贫困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实现的。
维多利亚·克瓦:
自1990年以来,全球近11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中国等国家朝着消除极端贫困迈出了巨大步伐。
郝福满:
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脱贫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费萨尔·穆罕默德:
中国不仅幅员广阔,而且人口众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么多人的生计令世界瞩目。
穆塞比斯•斯科瓦特沙:
在实现自我脱贫的同时,中国还向非洲地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让发展中国家受益匪浅。
阿席斯•库马尔•胡拉斯:
中国为全球减贫树立了典范,中国减贫方案在“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引人关注。
黎萨•马萨:
中国减贫成效卓著,其经验值得许多仍在与贫困做斗争的国家学习,精准扶贫政策必将助力中国在2020年前消灭绝对贫困。
季莲:
中国擅长通过像宋庆龄基金会这样的组织帮助贫困儿童,这几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访谈实录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实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会带来哪些影响?国际如何评价中国在减贫方面所付出的努力?2020年后中国在减贫领域还将面临哪些挑战?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在接受中国网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减贫经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中国今年一定能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

中国网:今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您如何评价中国在减贫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艾哈桑•布哈利法:我认为,中国在其近年来抗击贫困的斗争中取得了显著进展,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近1亿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

中国生活水平提高、人均GDP增长和减贫工作方案实施的速度令人赞叹,这证明了中国政府在习近平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作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注意到,不仅中国政府在付诸努力,中国诸多大型企业也拨出大量资金用于消除贫困。因此我相信,中国今年一定能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国网:在您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如期脱贫会带来哪些影响?您有哪些建议?

艾哈桑•布哈利法:的确,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比如,贫困农民工无法工作、贫困户遭受经济损失、扶贫人员不易开展工作、扶贫企业和扶贫项目被迫暂停等。

但是可以看到,中国政府采取了重要措施,支持贫困劳动者就业,刺激贫困地区的产品销售,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和项目的恢复,从而贫困人口和因疫情返贫人群提供帮助在这方面,我相信,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仍将实现2020年底脱贫的目标。

中国网:2020年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后,在减贫领域还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艾哈桑•布哈利法:我认为,今年主要的经济挑战是疫情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是鉴于此,中国政府多年来首次未制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但我相信,中国有能力也有决心继续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将对扶贫减贫政策产生积极影响。

在这方面,我赞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的观点,他近期表示:“疫情突如其来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虽然重大,但是短期的、暂时的。

中国网:您对继续加强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哪些建议?

艾哈桑•布哈利法:消除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一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充分帮助,执行旨在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的方案和政策。

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抗击贫困的领头羊,并可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成功经验。例如,在体制问题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经验,对于寻求从体制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国家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

上世纪初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的境遇和中国人民遭受的残酷剥削,不应该遭到遗忘。而如今,多数中国人民的生活繁荣安逸,中国和中国人民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就令人瞩目。因此,中国的做法值得我们所有人借鉴。

王东海 徐林 安宇

结束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艾哈桑•布哈利法表示,中国在近年来抗击贫困的斗争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生活水平提高、人均GDP增长和减贫工作方案实施的速度令人赞叹,这证明了中国政府在习近平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作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策划:王东海 徐林 刘梦雅
联系方式(010)88825429
邮箱:wangdh@china.org.cn

往期回顾